书书屋 - 耽美小说 - 穿到古代搞建设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63

分卷阅读263

    宫。

    郑钰铭这次带吴王笙南巡,本来就是让吴王笙出来散心,见吴王笙赖南埠,也不强求他去达城居住,让霍思华和卫蔻行宫陪伴,留下五百护卫负责安全,自己带着马仁和黄钟回了铭辉山谷。

    现南埠市已经不仅仅是原来南埠村,城墙将铭辉山谷和南埠村圈了一起,城市面积方圆有十几里。铭辉山谷缝隙通道已经用炸药炸开,通道口修建了山门,通道拓宽成大道,山谷车辆进出加方便。

    铭辉山谷中变化一样巨大,人口增加到五万多人,其中八千耕农,两万技术工,两千护卫,六千水师,其它人员是儿童和老人。

    别墅周围依然是山谷生活区,生活区房子早不是原来零星青砖楼房,当初为奴隶建造泥屋已经不见踪影,青砖楼房成片,住宅规划整齐,街道两边开着商店,中心地区有小学和中学,还有一个小型公共花园。另外山谷还有两所研究中心,一所是研究医药,所址是姜圭原来医药所,一座是军事武器研究中心,坐落兵营内。

    往北往中部是各大工厂,原来兵营改成水师兵营,西部湖边修建了水师军港,军港附近是一个大型船坞建造厂,这个船厂专门建造军用船只,使用木材就是山谷七年来陆续砍伐下来好木材。木材都已经过三年阴干,这样木材建造出船只才不会散架,不会变形,使用年限也长。

    山谷船厂是原来南埠船厂搬迁过来,原来南埠船厂还存,面向外界承接订单,只建一千五料以下民用木船。

    郑钰铭回归山谷之日,除了兵营,山谷各大工厂全部放假,人们站山谷大道两边迎候。山门处,大壮和一群老资格奴隶等那里,这些奴隶中年纪轻不多,年轻奴隶大都从军,基本都成军中骨干,分散吴国各地,留山谷大都是技术匠人,他们现大都是各厂负责人和技术师傅。

    山门一开,木头一狗当先跑了进来,等候人们看到木头就知道主人已到,迎接人们‘轰’地一下开始欢呼,乱七八糟地喊人主人、公子、大人。

    郑钰铭进了山门后没有坐车,而是徒步走大道上,一路上只要见到熟悉奴隶,便停下跟他们亲切交谈,其实郑钰铭觉得熟悉山谷人只有千余,来迎接他却有三万之多。

    这三万人中,有一大半是郑钰铭离开蔚山后进谷,他们不是以奴隶身份进山谷,跟别处移民不同,他们要一份保密协议上签字,保证不透露山谷情形给外界知晓,进出山谷都得有凭证。

    山谷中人人身言论和自由受到一些限制,不过他们生活待遇却是优厚,比外界要好上一番。这些人不是郑钰铭和楚朝辉奴隶,却以两人奴隶自居。达城和南埠,额头带着梅花记印人,往往手上握有权柄,山谷之内,有梅花印记代表此人资格。蔚山地区梅花印记,是一种特殊阶层。

    近两年,蔚山人过节,年轻妇女当中已经流行一种妆容,那就是额头间妆点梅花印记。

    离别将近四年,郑钰铭回来时心情也是激动,看到南埠和山谷发展,好似看到自己亲手栽下树苗长成大树,高兴之余还有自豪。

    苏妇已经将别墅收拾整理干净,院子间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,水井依旧,木头狗窝还,甚至那条狗链还原地。院墙角落,套着车套、盖了稻草大切诺基车静静趴那里,五间工人房还是原样不动,苏妇和或加兄妹和卫青房间已经移走,移到别墅前面居,只有厨房还保持原样。

    郑钰铭回到自己旧居,没有闻到霉味,别墅楼上房间摆设如以往那样,只是阁楼上已经打包贴了封条箱子布满灰尘,箱子中东西都是二十一世纪物品,这些物品太过惊世骇俗,郑钰铭和楚朝辉离开前将它们封存起来,阁楼是苏妇都不能进入禁区。

    木头回到旧居显得异常兴奋,它二楼各个房间窜来窜去,玩够了,才趴书房茶几前伸着舌头喘气。

    郑钰铭和楚朝辉别墅一直是分别居住,如今两人卧室还是以前原样,楚朝辉床前柜上还放着一个软中华空烟壳,郑钰铭拿起烟壳闻了一下,还能隐约闻到股香烟味,想起楚朝辉被迫戒烟只能咬牙签往事,郑钰铭忍不住微笑。楚朝辉现已经抵达东北郡,正周成那里巡视,再过两天就会乘船返回南埠。

    郑钰铭很想山谷多呆两天,不过他没有吴王笙福气,不能当甩手掌柜,山谷住了一天,由大壮陪同,巡视了下山谷各工厂,两个研究所和水师营,召集铭辉山谷各管事做了一个报告,嘉奖了一些出色人员,郑钰铭就带着木头离开了山谷,去了达城。

    到达达城第一天,郑钰铭先去南学院参观,跟王颉交谈良久,肯定了王颉教育事业。见完王颉,郑钰铭又跟达城贵族和大商人会面,当天晚上郡府大办酒宴招待各界人士。

    公子光郡府已成郑钰铭私产,不能再做郡府衙门,蔚山行政郡府已经另外修建。

    郑钰铭当天晚上宴会上大醉,第二天很晚醒来,刚洗了个澡方散去酒味,余奎已经上门商讨公事。余奎是来跟郑钰铭商讨地主土地事宜。

    蔚山地区工商业农业吴国发达,地区对劳动力需求旺盛,持续发展让蔚山地区一直陷入劳动力缺少状态,即使有国外难民不断补充,甚至长河南岸土著原始民都被吸引而来,依然没有解决蔚山劳动力紧张局面。蔚山地区劳动力一紧张,受影响是那些地主,地主农田没有人耕种,抛荒还得缴纳百分之五赋税,地主陷入困境,想将手中田地出卖,却因为难民自己开荒可以享有免税政策,耕种三年后田地和熟地已经相差不多,市场上对成田需求不足,地主想卖土地也卖不出去,这些地主对现状很有怨言。

    “那就郡府出钱买下,按每亩二十年赋税收购,收购来田地照政策分给难民耕种。”郑钰铭乐见地主卖地,这是将土地私有改成国有好途径。

    “要收购这笔开支巨大,郡府财政有困难。”余奎面有难色,收购价格不错,那些地主都会抛售田地,郡府一下要拿出一大笔巨款,财政很吃力。

    “可将教育经费移用。”郑钰铭沉吟一会,指示余奎。

    余奎吃惊:“公子”

    郑钰铭重视教育,怎么现先砍却是教育经费?

    郑钰铭摆了下手阻止余奎谏言:“教育经费可从我兄长那里拿取。”

    余奎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,吴大夫妇管着是郑钰铭和楚朝辉私产,从吴大那里拿教育经费,就等于从郑钰铭和楚朝辉口袋里拿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