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661
书迷正在阅读:下弦美人(H)、穿越之思君思倾国(H)、论把病娇掰弯的正确姿势、色戒(H)、强缚的爱情、【综英美同人】反派命和英雄身、【综童话同人】骑王子的白马(H)、男优秘辛(H)、[重生]干爹(H)、死神伸手
经如下山猛虎,直接杀入王府内院。 噼里啪啦,西里哐当~~ 门被砸烂了,百宝阁被推到了,连院中的大鱼缸也被凿了一个洞,从骊山运来的泉水洒了一地,几条锦鲤顺着洞口流到地上,鼓着腮帮子在泥地上拍打着…… 看着仿佛被野猪拱过的郡王府,平康心疼的直哆嗦。 郡王妃早已哭昏在地上,一边捶地一边嚎:“这日子没法过了,呜呜,天杀的冤家啊~~” 只是不知道,她这“冤家”,骂得是行凶的平康,还是窝囊的夫君。 “好了,咱们走!” 看着满院狼藉的郡王府,平阳很是满意,一声令下,带着亲兵向外走去。 “阿、阿妹,可出了气了?”平康强压着恼恨,赔笑问道。 “这次就先这么算了,等日后——”猫儿若真有个三长两短,她定要跟平康父女两个再算一回账! 平阳不想说晦气的话,所以,剩下的半句她没说出来。 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。 至少平康听懂了,也险些气得吐血。 合着把他的郡王府砸成废墟,还只是个开胃菜? 还、还有后续?! 不过一想到唐氏生产,至少也要五六个月,而这段时间,足够他“起事”,平康又将那股泻火压了下来。 他咬牙暗想,“哼,且让你再张狂这一回,等我成就大业,我定会将今日所受的屈辱加倍奉还。” “阿、阿妹慢走!” 平康“忍辱负重”的将平阳送出了郡王府。 王府门外,早已围拢了一堆看热闹的吃瓜群众。 平阳来的时候,并没有避着人,相反,她是怎么高调怎么来的。 所以,她前脚刚进郡王府,后脚便引来了满街的围观者。 大家踮着脚尖、伸着脖子、竖着耳朵,用种种办法试图穿过层层院墙,探听里面的情况。 娘子军行凶的声音太大了,隔着老远,外面的人都听到了稀里哗啦的声音。 “哎呀,长公主这是把郡王府给拆了吧?” “不拆也差不多了,估计郡王府里能砸的都被砸光了。” “唉,平宜县君也是,招惹谁不好,非要去招惹人家李尚书,她也不想想,平阳长公主这‘铁娘子’的名号是怎么闯出来的。” 是啊,“铁娘子”的彪悍,不只是对敌人,对招惹她的人一样毫不留情。 只不过这几年她上了年纪,又整日待在军营,所以,京城便渐渐少了她的传说。 遥想当年,平阳可是差点拆了李家、杀了李其琛啊,就是先帝,也差点按不住她。 “长公主待你真好,” 唐元贞出去了一天,第二天回来后,便跟女儿说起了这桩事,“猫儿,你有个好婆婆啊。” 而她就有些苦逼,摊上了一个打不得又甩不掉的恶婆婆! 第543章 都不省心 唐宓和唐元贞母女连心,从唐元贞简单的一句感慨中便听出了端倪。 放下吃了一半的蜜桔,唐宓低声道,“阿娘,可是阿婆又有什么不妥?” 祖母又跟阿娘闹了? 不应该啊,倒不是说李氏不会跟唐元贞闹腾,而是唐元贞不应该会被李氏气到。 可看母亲的脸色,唐宓一时又有些不确定了。 “她病了,病得很重,瘦成了一把骨头,伏在枕头上哭着说,她快不行了,可就算是死,也要死在家里。” 唐元贞叹了口气,对李氏,她真是厌恶超过敬爱。 但看到李氏瘦骨嶙峋、面无人色的模样,她还是有些动容。 说起来,唐元贞和李氏,也不是一开始就势如水火。 在唐元贞嫁入王家的最初几年里,李氏待她还是很不错的。当然了,也是因着有万氏和小万氏这对极品在前头撑着,所以李氏看起来更规矩娴雅一些。 人之将死,过去的种种不堪,也都即将随风而去。 唐元贞面对李氏的哀求,饶是她记恨这些年李氏给自己填的堵,也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。 最后,她还是命人将王怀瑾叫了来。 王怀瑾见到李氏,也是唬了一跳,前两个月他来看望阿娘,阿娘还好好的啊。 怎么短短几十天的时间,人就变了一副样子。 说李氏处于弥留之际都有人信啊。 唐元贞低声跟王怀瑾商量,“我看阿家病的厉害,还是先把她接回京城,好好休养一番吧。” 至于“死”不“死”的话题,唐元贞是绝不会在王怀瑾面前提及。 王怀瑾早已被亲娘弥留的状态吓到了,脑子里乱哄哄的,听到唐元贞的话,他赶忙点头,“好、好,咱们这就把阿娘接回家。” 就这样,唐元贞夫妇将李氏从唐氏山庄接了出来。 回到京城后,王怀瑾又有些犹豫了。他是把阿娘送回王家新宅呢,还是接回国公府? 按理,王怀瑾应该把人送回新宅,毕竟已经过继又分了家,赵氏尚在,李氏根本没有理由回国公府。 可王怀瑾一想到王鼎后院那群女人,就有些不放心。 阿娘身体这么差,需要静养,可新宅那边根本就不适合静养啊。 周氏虽然事事妥帖,可到底是个妾。 妻与妾就没有几个能够和睦相处的,后院之中,不是东风压倒西风,就是西风压倒东风。 现在周氏管家,王怀瑾便有些担心周氏对阿娘不够尽心。 但如果接回国公府,赵氏那边—— 唐元贞想了想,“要不,我先回家跟母亲商量一下。母亲是个知情达理的人,应该能体谅咱们。且我想着,不用回国公府,可以送阿娘暂时住在隔壁的院子里。” 国公府左右两侧都是权贵,不过,右侧邻居是郑相公的别业,前几年郑相公的孙女出阁,便将这处陪嫁给了孙女。 这位郑家娘子是个有成算的人,想多置办些田产,便有意用这处别业换成城郊的良田。 话说,京中多权贵,不管是京中的豪宅还是京郊的良田,早在建国初就被权贵们瓜分完毕。 二三十年间,虽然偶有权贵失势,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