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玄幻小说 -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在线阅读 - 第209章

第209章

    “你们的国家不是一个民族吗?”

    李崇笑着开口:

    “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。”

    难得连宋离都有些震惊地抬眼:

    “五十六个?”

    李崇颔首,表示这确实是真的,别说是宋离,其实就是现代很多国家都很难相信一个国家可以融合这么多的民族,宋离的目光落在李崇写的那几个民族自治区上:

    “这些民族自治区是什么意思?是属国吗?”

    李崇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不,不是,这五个民族自治区同其他省一样,都是省级行政单位,只是这五个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,不过自治区中也并非只有那一种民族,也是和其他的省一样是多民族混居,只是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多一些。

    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主权,但是也还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,设立自治区的目的在于这样既能维护国家的统一,又能维护各民族的特点和风俗。”

    宋离仔细听着李崇说着这种制度,不由得也觉得这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办法,只是思及五十六个民族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,不由得开口问道:

    “这五十六个民族同时在一个国家不会想着独立吗?”

    他不光问出了他的疑惑,也问出了现在很多单一民族国家的疑惑,或许在很多人看来,一个国家同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,甚至会认为这五十六个民族简直是五十六个随时可以爆.炸的炸.弹。

    李崇目光看向了那紧紧挨在一起的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,心中涌上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:

    “不会,因为这五十六个民族不是一朝一夕被拧在一起的,而是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时间,历经了无数个王朝,才血肉交融,再也分割不开的。

    你知道吗?在我们那里也曾有过封建王朝,在那些王朝中,涌现了很多个惊天伟略的帝王,很多流芳千古的名臣,他们对于历史的功绩震古烁今。”

    他抬手指了指中原地区:

    “在两千多年之前,这里都是割据的一个个小国,战国时期,这里燕,赵,韩,魏,齐,楚,秦七国割据,这七个国家书不同文,车不同轨,各有各的文明,是实打实的七个国家,那一段时期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速度空前绝后,名家辈出,百家争鸣。

    最后秦国嬴政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一扫六合,统一七国,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割据,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。

    他称始皇帝,史称秦始皇,他不单单统一国土,他还统一了各国的文字,货币,计量单位,从此车同轨,书同文。

    他为这一片土地上的人民第一次带来了统一的思想,他为这个国家命名为中国,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。”

    宋离听后面上的震惊难掩,半晌才开口:

    “实在难以想象,这些事可以由一个人完成,当真是震古烁今的功绩。”

    李崇笑了笑,想起网上那些怪徐福无能找不来长生药的网友们笑着开口:

    “是啊,很难以想象是不是?所以都过去两千多年了,我们国家中还有很多人是秦始皇的粉丝,都称他为迷人的老祖宗,恨臣子没有给他寻来长生药。”

    宋离都被这说法给逗笑了,不过心下也感慨颇深,一位帝王能在两千年之后还让人津津乐道,该是何等功绩。

    李崇接着指了指中国南方福建,广东,广西,海南等地出声:

    “这里的情况便和如今大梁的南境类似,古称百越,那里群山遮蔽,山中瘴气弥漫,种族上百,那里的人常年与中原文化隔绝。

    直到秦朝时,秦始皇率军征百越,在这里设立了南海郡,桂林郡,象郡三郡,还引了大量部队和秦朝百姓与之通婚,至此南部百越才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。”

    宋离看着那大片南方省市,对比如今大梁的南境心中不乏感慨:

    “难怪你说南境光打下来是不够的,民族的融合需要时间。”

    他第一次这样具象地体会到了一个强盛王朝带来的统一的力量,第一次知道了这样统一的思想能给后世带来如何深远的影响。

    李崇握了一下手指,声音沉缓:

    “没错,民族的融合不光需要时间还需要流血,历史上每一次的民族大融合都伴随着流血和牺牲,但这是没有办法的,这是历史的必然,残酷又冷血。”

    就比如如今的南境,就仿佛当年秦朝时候的百越,我们必须立足于战,只有战胜才有统一的可能,而打仗就伴随着流血和牺牲。”

    宋离静静地看着那辽阔的疆域:

    “自这一次的统一后,到你们现在的时代,可还有过分裂?”

    李崇点头: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天下大势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你可能很难想象,这样强盛的大秦帝国只到了二世便亡了,随后就是另一个在历史上瑰丽非常的朝代,叫汉朝。

    这个朝代也有一个堪比秦始皇一般丰功伟略的帝王史称汉武帝,他在位期间大汉王朝的国土扩张了几乎一倍,那个时候中原王朝经常受北部匈奴的侵略,就和如今北境之外的羯族,北牧一样。

    他北征匈奴,河朔大捷让这个中原王朝第一次在面对匈奴时占据了主动的位置,你看这里。”

    李崇抬手指向了甘肃的位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