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在线阅读 - 第147章 一石三鸟

第147章 一石三鸟

    战斗结束了。

    鞑靼元气大伤,瓦剌也消耗过甚,未来十年内,大明边关将会迎来真正和平期。

    明军暂时在瓦剌部驻扎休整,并未追击鞑靼,即便追击,也很难对其进行剿杀。

    无他,草原太广袤了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草原上可不止鞑靼、瓦剌两个部落,中小型部落的力量,同样不容忽视。

    李青曾做过估算,草原上的总人口大概在350万~500万之间,这其中,不乏有超过万人的武装部落。

    消灭鞑靼并不是最优选,鞑靼没了,还会有第二个鞑靼,瓦剌同理。

    真正行之有效的策略,就是让这两个部落半死不活,保留他们的草原霸主地位,同时,通过削弱他们两家实力,让中小型部落有反抗他们的能力。

    这一来,草原上的争斗便不会止歇。

    ~

    打扫战场全由瓦剌人在做,明军没有参与,瓦剌为明军提供丰盛的食物,作为回报,战场物资,明军分文不取。

    一来,朱瞻基瞧不上这点儿东西,二来,带回去太麻烦了。

    而折损过重的瓦剌,也需要进行补给,以便继续和鞑靼争斗,基于此,朱瞻基十分大方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五日后,朱棣姗姗迟来。

    脱欢受宠若惊,大摆庆功宴。

    宴席上,朱棣接受了瓦剌各部主将的朝拜,又画了些大饼,便提前离席,回中军帅营休息了。

    李青没有吃席,跟着朱棣回了军营。

    “皇上,你哪里不舒服?”

    “没哪儿不舒服,就是有些疲倦。”朱棣似乎喜欢躺着,一进帅营便斜倚在床榻上,轻笑道,“此战过后,未来很长时间他们都闹腾不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”李青一脸欣然。

    朱棣叹道:“外患已平,接下来就是内忧了,不知朕能否在死之前彻底解决。”

    李青默然,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    即便再给朱棣十年,二十年,依然无法解决。

    除非朱棣妥协,让利给官绅,但朱棣显然不会那么做。

    “李青啊,朕有种预感,”朱棣苍老的面容上,浮上一抹担忧,“这次回去后,势必会出乱子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你想多了,能出什么乱子啊?”李青笑安慰,“你好好休息,过些时日咱们就回去,不会出乱子的。”

    嘴上这么说,李青心里却不这么认为,他也有种强烈直觉,这次回去要出乱子。

    一切皆因朱棣老了。

    不久的将来,大明将会迎来权力交接,这是所有人都能预见的,这次离京数月,那些个人精岂会安安分分?

    少不得,已经谋划好了,就等皇帝回京呢。

    朝堂的水太深,官场上个个人精,李青也拿捏不准他们会使什么阴谋诡计。

    不过,他并不是很担忧,毕竟,自己还拿捏着他们痒处。

    朱棣瞅了李青一眼,似是听到了他心里活动,直言道:“你那一招行不太通,那些个人不会自己出手的,想一招吃一辈子,简直痴心妄想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“你总说朕喜欢打破规则,这次,你比朕还要过分,虽说达到了目的,却也将双方关系变得更加紧张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绝对没证据,证明是我动的手脚。”李青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朱棣嗤笑:“不需要证据,聪明人只看结果。”

    李青沉默。

    “李青啊,老实说…朕后悔了。”朱棣有些无奈。

    “后悔什么?”

    “当初真应该立老二。”朱棣道,“如果立了老二,就没这么多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李青摇头:“真立了汉王,于江山社稷并非好事,天下需要大治,随着战事减少,文官崛起是必然的,再者,若军队持续成长,一旦失控,后果同样不堪设想。”

    朱棣笑了笑,没有反驳,却仍坚持己见。

    只是,现在说这个,已经没有意义了。

    “其实皇上也不用太过担心,”李青笑道,“虽然太子不尚武,但太孙尚武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太天真了。”朱棣摇头,“朕问你,第一顺位继承是谁?”

    李青噎了一下:“太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了。”朱棣苦笑:“即便第一顺位是瞻基,也不见得高枕无忧,无他,从龙之功大过一切。”

    李青的心脏倏地一紧,失声道:“你是说,武将有谋反的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可能性极小,”朱棣摇头,“除非文官集团效仿建文朝的齐方黄;

    不过,有了前车之鉴,他们未必敢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。”李青略微放松,齐方黄的下场有目共睹,他们只要脑袋没秀逗,万不敢学三人。

    而军中的制度十分严明,武将造反难度极大,这也是老朱、朱棣敢一直提高武将地位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皇上春秋鼎盛……”李青想安慰几句,却发现朱棣已经睡着了,便止住了声音。

    上前帮朱棣检查了一下身体,并没有明显病症,但五脏六腑都已显露衰败迹象,大病症没有,小病症一大堆。

    随着年龄的增加,器官衰老,免疫系统下降,这些都是必然,李青也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趁朱棣熟睡,悄悄给他渡了一股真气,李青离开营帐。

    天很蓝,草很青,风中夹杂着青草和尘土的气味儿,一切都是那般美好……

    李青仰脸望天,怔怔出神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一道声音将李青从出神中拉回现实,转头望去,朱瞻基面颊通红地走来,“皇爷爷睡了?”

    “睡了。”李青点头,“你这是喝了多少啊?”

    “没办法,盛情难却,皇爷爷又不在,我再端着架子,实在有些说不过去。”朱瞻基摊了摊手,来到李青跟前,不顾形象地坐在草地上,“往鞑靼大营送鞑靼尸体的事儿,由瓦剌来做,他们对鞑靼恨之入骨,欣然同意。”

    毕竟那么多尸体,有感染瘟疫风险,朱瞻基自然不想明军涉险。

    “嗯,皇太孙英明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了吗,叫我大帅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皇太孙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朱瞻基满脸郁闷,随即发现李青神色有异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。”李青轻声道:“草原上的事儿平了,休整几日我们就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担心朝中的事儿吧?”朱瞻基心细如发,瞬间意识到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李青没有否认,“有一点儿。”

    朱瞻基不以为意,“出不了事儿,他们也只敢搞些小动作。”

    “但愿如你所料。”李青笑笑,“对了,我之前给你说的,你转达脱欢了没?”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“说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怎么说?”李青问。

    朱瞻基笑道:“脱欢同意了,他巴不得如此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李青也笑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五日后。

    明军班师,脱欢亲率部下送行。

    临别时,脱欢告诫儿子,去了大明要守规矩,莫要惹是生非。

    绰罗斯·伯颜帖木儿点头,对大明充满憧憬和向往。

    父子俩聊了会儿,脱欢又向朱棣行告别礼,

    简单礼节过后,明军正式踏上归途。

    带绰罗斯·伯颜帖木儿回大明,是李青的主意,其目的也不是搞质子那一套,而是要潜移默化,影响这个少年。

    培养一个亲明的瓦剌领袖,为将来做打算。

    脱欢也知道这点儿,但他并不排斥,时至今日他是彻底看明白了,染指中原根本不可能,抱紧大明大腿,在草原作威作福才是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大明如此做,也证明大明扶持瓦剌的决心,对此,他欣然接受,甚至还有些小窃喜。

    ~

    大明这次出兵,称得上是功德圆满,既削弱了鞑靼,又救下了瓦剌,草原不仅没有统一,由于两部的实力严重下滑,反而更乱了。

    同时,又收获了瓦剌的未来接班人,可谓是一石三鸟。

    外患基本不足为虑,至少未来十年之内如此,接下来就是攘内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儿,李青的好心情逐渐淡去,心道:那群人这次会搞什么幺蛾子呢?青红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