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颠覆三国记在线阅读 - 第410章 三人的心思(下)

第410章 三人的心思(下)

    反复研究刘备的履历,便会现,刘备的运气极好。在士层剿灭黄巾起义的大浪潮中,刘备也跃跃欲试的准备为朝廷效力,想踏上这条通往仕途的捷径。

    结果,还未起事,便招揽到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,并且与他俩推心置腹,直至义结金兰。刘备的势力,便从这三人的小团体开始,慢慢扩大。

    从之后的糜竺、糜芳、孙乾、简雍,再到后来的陈到、赵云,个个都是一身本事。刘备身边,似乎人才济济,再加上刘备刘皇叔的金字招牌,按说该有一番大作为,至少,也能做到一方诸侯,哪至于现实中被人追撵的如丧家之犬,四处乱窜,惶惶不可终日?

    以前的黄顺,对此没有任何的疑虑,只不过认为刘备生不逢时,遇到一代雄才曹操,在曹操的威势下,他难以施展而已。

    但现在,黄顺似乎从另一个角度现了问题所在:刘备招揽的这些人,都是一些身怀“一技之长”的人。

    关羽、张飞、陈到、赵云自不必说,武功一流,沙场争胜,即使曹操手下的如云战将,都难与之匹敌。

    糜伫、孙乾之流,则是经商理政的行家。当好刘备的管家,为刘备筹集钱粮,是一把子好手。

    糜芳跟着哥哥,辅佐刘备,暂且不论。简雍为人风趣幽默,天生的外交家!

    这些人,若不是跟随了刘备,无论在曹操处还是在孙权处,随便混混,官位到一州治中、别驾,轻轻松松,哪像现在,混的窘迫潦倒,还在辛苦的“创业”。

    当今天下大乱,很多先天条件不如刘备的,都混的比刘备好,突出的便是曹操和孙权,更是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。

    为什么?黄顺现,刘备青睐的人,都是一些“专家”,他更看重的是“技”!而不是“谋”。

    在刘备接触到荆州六姓之前,刘备身边,没有一个战略级的谋士、军师。刘备闯荡江湖这么多年,阅人无数。他若是真有心收揽这样的人才,就一定能收揽的到。

    连吕布那样的莽夫,都能有陈宫这样的谋士为他奔走效命,刘备背着皇叔这样金光闪闪的招牌,像陈宫这样的谋士,一路走来,收个十个八个,还不是手到擒来?

    但刘备真不重视“谋”吗?刘备闯荡江湖多年,打过几场得意的胜仗,都是靠着刘备的谋略取胜。能在战场之上运用谋略的人,会不重视谋的作用吗?

    想到这里,似乎一层窗棱纸被捅破了,黄顺仿佛一下看清了一个真实的刘备,或者说,是刘备的另一面:过于自负!

    刘备的自负,当然不是在武力方面。在刘备的眼里,武功再厉害,也不过是供自己驱使的下人。能够驱使这些能人,打胜仗、攻城略地,那才是真正的本事。

    而刘备,显然认为,自己有这个本事。

    所以,从刚出道,近乎白手起家起,刘备从未想过在别人麾下,在别人的指挥下,战场杀敌。刘备自始至终,都是牢牢掌握着自己的命运:哪怕战败,也要自己指挥,自己做主。

    看看刘备先后投靠了多少人,各自在那里又待了多长时间。便会知道,刘备从来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。这么多年的挫折,都没有打消刘备的这个初衷,可知这个念头,在刘备心里,是多么的根深蒂固。

    在荆州,六姓的强势,使得在荆州之战的前期谋划和排兵布阵上,刘备没有多少言权。现在看来,万幸如此,否则刘备早就被曹操消灭了。

    或者说,六姓的那几位老骨头,早就看出了刘备的弱点。而六姓中,不乏诸葛亮、庞统这样的小辈战略大师。六姓相信,有六姓参与辅佐刘备,刘备才能真正的羽翼丰满。

    理想点想,这确实没错。但刘备如此自负的人,他能用好诸葛亮,用好庞统吗?

    想到这,黄顺不禁偷眼看了几眼诸葛亮。

    或许,诸葛亮和庞统在荆州之战中的突出表现,让刘备看到一个天下级别的军师的作用,让刘备改变一直以来的用人观,重用诸葛亮和庞统,确实大有可能。

    但在黄顺这里,就又不同。黄顺没有强的谋略,更没有归附他刘备。黄顺的崛起,几乎就是异军突起,短短几年,便让夏吟坊的大名,变得天下皆知。

    六姓中,除去前期投奔刘备的,剩下的,全被黄顺一锅端,都收罗在夏吟坊里。整个荆州十姓,都以出了一个夏吟坊而自豪。

    这在自负的刘备那里,肯定就是一根眼中刺:堂堂刘皇叔的金字招牌,竟然败给一个二十不到的愣小伙,还不务正业,一门心思的经商赚钱。

    想到这,黄顺不禁打了一个寒颤:或许,自己帮刘备这么多,他刘备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,甚至还觉得宰的不够痛快呢。

    黄顺烦躁的甩了甩头,禁止自己再这么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。自己的这些想法,再有道理,毕竟只是自己想的,是否就是事实,还需现实的验证。

    至于怎么验证这个棘手的问题,黄顺偷偷乐了:这么费脑筋的事,当然要白雪来帮自己解决。自己可没那个本事。

    三人这么各自想着心事,静静的坐在那里,直到外面有人过来敲着车厢板壁,喊黄顺出去,这才各自起身,离开车厢。

    从荆家村至江陵的路程,他们整整走了三个月。这三个月里,黄顺大部分时间,都是在做戳球的练习。其他人如马谡、林卓、向充、庞尚等辈,开始还练习射箭练的起劲,后来都跟着黄顺,也开始练习戳球。

    都很精明,都知道黄忠这是在给黄顺开小灶呢。他们不好意思跟黄忠要同样的待遇,却绝对好意思跟黄顺要求,不能吃独食!

    彭威、彭风、荆恬和程郊他们,虽然也跟着练习射箭,却不仅局限于射箭。其他方面的拳脚刀枪功夫,照样不落下。不仅是黄忠、魏延,连赵云,也被他们拉着,成了半个师傅。

    一众女人里面,其他人开始还挺热情,跟着练了一阵,后来就失去兴趣了。

    程瑶不随大流,一个人单独练。现在的程瑶,武功已是极高,接触黄忠、魏延和赵云的招式,并不像其他人般拼命练习,以便尽快掌握。

    程瑶先找出这些招式的破绽,然后自己再琢磨着加以改进,改到自己满意了,这才上手练习,变成自己的。

    这是黄顺此前传授给程瑶的最高武学理念:任何招式,都有它的破绽。学习新的招式,要从它的破绽学起。

    只要做到能够看破每一招的破绽,并知道自己的招式破绽所在,久而久之,就能融会贯通,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,到那时,便是一剑在手,天下无敌。

    (本章完)伏波飘萍的颠覆三国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