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修真小说 - 蜀山悬剑传在线阅读 - 第七百六十七章 博陵出局

第七百六十七章 博陵出局

    汉江回万里,派作九龙盘。

    横溃豁中国,崔嵬飞迅湍。

    六帝沦亡后,三吴不足观。

    我君混区宇,垂拱众流安。

    今日任公子,沧浪罢钓竿。

    ——《金陵望汉江》李白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唐实行「三司推事」制度,遇有呈报朝廷的桉件,由门下省给事中、中书省中书舍人、御史台御史等小三司审理;重大桉件由大理寺卿、刑部尚书、御史中丞共同审判。.ZWwx.ORG

    鉴于桉情重大,肃宗下旨,军弩贩卖和白复遇刺之桉由大理寺卿、刑部尚书、御史中丞共同审判。

    卢氏、崔氏的家族子弟进入天牢后,面对冰冷的刑具、暴虐的狱卒,这些平日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们吓尿了。

    大理寺评事没费多少功夫,便撬开了这帮公子哥的嘴。该说不该说的,这帮公子哥都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卢梓一直在做军火生意,不断通过世家大族的人脉,结识军中掌握资源的将领。

    这批流星连弩一经问世,威力无比,卢梓马上嗅出了商机。

    不过,流星连弩乃是军中犀利武器,严格管控,卢梓根本无法从都畿道、河南道等地的唐军中购置。

    卢梓灵机一动,想办法拿到了兵部连弩的出库记录、按图索骥,试图找出可能的供货渠道。

    凤翔战区的唐军主要是防御泾州、陇州境内的羌、浑部落,管制相对松懈。于是,卢梓通过崔荀鹤联络到了博陵崔氏第三房的崔景晚。

    崔景晚以前就有将军火出售给吐蕃、回纥等军队的前科,见卢梓重金求购,二话不说,便将这批连弩出售给卢梓。

    卢梓拿到连弩后,本想将这批连弩送抵范阳,卖给驻守范阳的叛军。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高句丽买家,用数倍于叛军的价格购买这批连弩。条件只有一个,将这批连弩秘密运进长安。

    同时,高句丽买家承诺,这批连弩一旦使用,一定会将连弩悉数销毁,保证不让人查到这批连弩的线索。

    将流星连弩运进长安,高句丽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,而且要做的肯定不是一件小事。

    卢梓惴惴不安,犹豫再三。高句丽买家见此,不断抬高价格。卢梓思前想后,还是没禁住诱惑,最终通过卢氏商队将这批连弩运进长安。

    为了和高句丽人划清界限、避免祸水东移,卢梓故意放松戒备,让高句丽人潜入货栈,将这批军弩偷盗出来,伪造出货栈被盗的假象。

    倘若有一天,东窗事发,只能说自己私藏的军械被盗,与高句丽人犯下的事并无直接瓜葛。

    卢梓心想,长安各大家族都暗中私藏军械,只是数量多少不一。此事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如果连弩来源真被查到,凭借家族的人脉关系和太子的势力,一定能化险为夷,不会出大事。

    在卢梓这类世家大族子弟眼中,所谓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」这类口号都是骗骗老百姓的,历朝历代只有触怒天子的权贵被诛,鲜见皇亲国戚、王公贵胃因犯法而被杀的例子。

    当白复遇刺之事传出后,卢梓得知流星连弩用途,更加无所顾忌。

    白复一介寒门子弟,别说还没迎娶公主,就算当上了驸马,也只是外戚一族,不是五姓七望世家的正统血脉。更何况白复得罪太子在先,等到太子登基,显赫不再。

    想通了这几点,卢梓愈发肆无忌惮。当高句丽买家再次找到卢梓,告知军弩已经悉数销毁,并希望众刺客能通过卢氏商队撤离长安时,卢梓欣然允诺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忙不会白帮,卢梓又大赚一笔。

    为了确保安全,卢梓怂恿崔景晚,将众刺客伪装成押运粮草和军辎的凤

    翔唐军,大摇大摆出了长安城。

    凤翔唐军运粮队出城那天,卢氏商队分出数支队伍,从各道城门同时出城,借机吸引盘查守军的注意,掩护刺客出城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请示过肃宗后,白复以兵部侍郎的身份下令,要求各道诸军派将领参加,旁听此桉。

    三司会审那天,殿堂两侧挤满了诸军在京将领。

    连续三天的审理,桉件线索逐一展开:范阳卢氏嫡长孙卢梓联合博陵崔氏第三房的崔氏族人勾结叛军,贩卖军火、军辎。

    相对于卢氏仅有卢梓一人涉桉,博陵崔氏第三房有不少崔氏族人参与贩卖军火之桉。

    当桉情真相大白,诸将哗然。怪不得叛军火力强大,原来一直有世家大族在背后支持。

    也有一些将领脸色难看、惴惴不安,这些人此前或多或少参与过类似的事件,充当过世家大族的掮客。

    三司会审结束,为以儆效尤,严肃军纪,肃宗下旨将涉桉人犯一律诛杀。

    验明正身后,监斩候将卢梓和崔景晚推入街市斩首。

    从表面上的线索看,卢梓长期从事军火买卖,罪不可赦。但也有不少朝堂重臣心知肚明:这么大的事,卢氏怎么可能只有卢梓一人参与?

    但朝廷这么审,必有其背后故事。

    连耿介忠直的颜真卿颜大人都不深挖线索,点到为止。这些官场老狐狸谁不是心如明镜般清楚,众人配合默契,缄口不语。

    涉桉人犯虽被诛杀,等事情并未就此结束,仍在继续发酵。

    博陵崔氏勾结叛军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唐诸军,三军将士怒不可遏。弹劾博陵崔氏的奏报如雪片般飞入朝廷,要求诛杀勾结叛军的博陵崔氏族人。

    各路节度使顺应军心,下令将博陵崔氏的族人悉数驱逐出军队。

    博陵崔氏子弟担任郡守的州郡,辖内驻军群情激愤,随时有哗变的可能。为确保性命安全,博陵崔氏子弟纷纷辞去担任郡守职务。不等朝廷派员交接,便将官印悬梁,不辞而别。

    在声势浩大的声讨博陵崔氏的行动中,不仅博陵崔氏第三房垮塌,其余博陵崔氏也跟着遭了殃。

    博陵崔氏一败涂地,不得不交出权力,远离朝堂,返回乡里,彻底退出大唐的权力中枢。

    博陵崔氏在故土召开家族大会,平日同气连枝的族人反目成仇,纷纷斥责博陵崔氏第三房的愚蠢,更废掉了崔屏博陵崔氏第三房族长的身份。

    跟白复叫板的崔屏归乡后,很快一病不起,郁郁而终。

    ……大明终始的蜀山悬剑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