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都市小说 - 股海生涯在线阅读 - 第八百二十四章 学以致用(中)

第八百二十四章 学以致用(中)

    这么想着,林修然看着郑雨的目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,因为林修然现在已经意识到,郑雨在股票投资上的天赋可能比自己还要好了。

    林修然还记得自己当时跟着师傅陈焱学习的时候,那时师傅陈焱让他也是让他这么分析的。

    差别就在于那个时候经济还没有什么问题,那个时候是陈焱假设了一下经济环境,然后让林修然考虑有什么影响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林修然就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,没有任何的条理和章法,让陈焱也是大感无奈。

    对于陈焱来说,林修然还记得自己的师傅陈焱当时是这么对自己说的:“小然啊,你要记得,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,这样分析的才会更准确。

    你按照感觉的说法虽然也对,逻辑也很清晰,在个别行业上分析的也没有问题,但是由于你的视角不够全,你看到的内容,你分析的结果也就太过于片面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在资本市场中,讲究的是性价比,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行业a比较好,但是还有一个更好的,性价比更高的b行业,这个时候如果是你,你会选择哪一个?

    或者说,你会优先或者着重选择哪一个?要知道资本市场是逐利的,市场会优先选择更好的。

    剩下一些多余的资金才会选择相对没有那么好的,这是只有两个选择的情况,资本市场中实际有多少行业?现在根据券商的划分,一级行业就有三十一个。

    更加细致的三级行业甚至可以有上百个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如果你没有全面的视角,你直观感觉没有问题,有机会的公司或者行业,可能就会被排在后面。

    优先级上也不会优先的,你想想,资金先去一些优先级最高的,然后是次一级的,最后能进入你所在的行业内资金又会有多少?

    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?

    当然了,你所选择的行业优先级未必会排在后面,也可能会排在前面,但是当你没有全局的视角的时候,你又怎么知道你所选择的行业排在哪里?

    凭运气嘛?这不是开玩笑的吗?

    你知道为什么很多普通投资者,也就是我们称为散户的一批人,他们很多人明明是有逻辑的,逻辑也是没问题的,但是买了之后就是不涨嘛?

    原因就是这个,没有全局视角,看的太过片面,全凭运气。

    而且一般散户买的都是个股,而不是行业的etf基金,也就意味着,不单单行业的优先级上要靠运气,就连相同行业里,个股的优先级上一样也要靠运气。

    两轮筛选,行业股票都要靠运气,那最终的成功率会有多少?这也可想而知吧?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买公司要买行业龙头的原因,因为行业龙头的选择,本身就是现在行业内部,建立了行业内部的全局视角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行业内部优先级更高的公司,这难道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嘛?至少将靠运气决定的次数,从两次变成了一次。

    但是现实生活中很无奈呀,龙头公司意味着更多的人研究,也就意味着价值兑现的差不多了,很少会存在严重低估的情况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不太会出现翻个几倍,甚至十几倍的情况。

    很多散户想要一夜暴富,都会去选一些行业内的小公司,因为市值小,关注的人少,很有可能被严重低估,有可能会翻倍的行情。

    那这样就尴尬了,行业个股都要靠运气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正常游资是怎么选那些翻倍个股的?排除那些纯炒作的,我们说那种翻倍之后一看是真的有业绩那种的。

    游资是怎么选择的?首先就是要先选行业,站在全局的视角下,先选择优先度较高的行业,这样在行业上就不是单纯凭运气了。

    然后再站在行业内部选择个股,这一步确实是有赌运气的成分,但是绝对不大。

    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站在行业内部选择个股的时候,会着重考虑基本面的,股价翻倍,市值翻倍,那么对应的一定是业绩也有所表现。

    研究这家公司是干嘛的?覆盖的范围或者是地域有哪些?是否有可能在未来的经济环境下业绩翻倍,等等一系列的研究。

    从公司过往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可能性,早知道业绩翻倍除了外部环境,公司内部也是有要求的,就比如一家制造业公司。

    他的生产线有多少?产能怎么样?如果一家公司产能有限,在考虑到产成品涨价的可能的情况下,全部满负荷也不可能生产出足以支撑业绩翻倍的产品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公司外部的大环境再好,这家公司也不可能业绩翻倍,对不对?

    一个行业的公司数量是有限的,这么筛选完之后,其实剩下的就不多了,如果投资上在认识一些自己认为能力还不错的人,比如其他游资。

    大家一商量,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公司,那机会不也就来了嘛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问题是,时间不够啊,研究一个行业除了龙头以外的上市公司需要不少的时间呢。”林修然有些疑惑地问道。

    陈焱笑了笑说道:“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要常态化的原因,就像你说的现场研究,时间上一定是来不及的,但是问题在于之前没有储备的吗?

    研究工作不是应该在之前就准备好嘛?当真正用到的直接使用就好了呀。

   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: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原因。只有提前做好准备,之后才有可能在使用的时候用的上呀。”

    林修然听了陈焱的话,了然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,确实,这也是为什么公募基金公司会有那么多行业研究员的原因,即使在一些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也会养着这批人的原因。

    至于很多小规模的私募为什么不会养这样的一批人,或者说不会养全行业的研究员?

    那还不是因为私募和公募相比规模比较小,没有公募财大气粗,养不起这么多人嘛,尤其是在一些行业不景气的时候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林修然也就明白了师傅要说的意思了。一茶三酒的股海生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