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,翰林书法
几位老板组成的小圈子里,杨老是圈子的中心。他与刘壁云说话的时候,看到了沈瑜站在人群外围,就对周围几个人说:“陈先生,刘先生,还有董先生,我给你们介绍个新朋友,”然后,他对沈瑜招了招手说道:“沈瑜同学,过来过来。” 沈瑜无奈,只能走进人群,先打了声招呼:“杨老师好。” 杨老师回应一声,然后对三位老板说:“几位,我给你们介绍,这是沈瑜同学。他虽然年轻,但是论收藏,他的眼力可是不差。你们都是本地人,以后可以多交流。” 三位老板看向沈瑜。. 陈尚没有急着说自己认识沈瑜。 刘壁云和董明有些好奇的打量这年轻人。杨老是首都博物馆的研究员,书画组长,他的话自然有分量。 这两位先后对沈瑜伸出手。 沈瑜礼貌的跟他们握手打招呼。 两位老板都表示,以后要多交流。他们的话说的很客气,但是,久居人上的气势,还是不可避免的透露出来。 陈尚说道:“时间差不多了,几位老师,咱们到我的小店里坐坐,喝喝茶,我来安排酒饭。” 这时,电话响了起来。杨老告了一声罪,接了电话。他说了几句之后就对陈尚说道:“一会儿,收藏协会的几个朋友也想来,我想邀请沈瑜同学一起去,陈先生不会怪罪吧?” 陈尚说道:“太好了!收藏协会的几位老师都是老朋友,应该一起来。朋友越多越好。” 刘壁云说道:“今天叨扰老陈了。” 董明说道:“好长时间没尝过老陈的手艺了。几位老师可能不了解,老陈的厨艺,在咱们本地可是数得上的。” 陈尚笑着说道:“老董说话就是夸张。我的手艺不敢说多好,尽量让大家满意。” 沈瑜隐约闻到了一点火药味儿。 几位老板都安排了自己的车辆,让鉴定组的几位专家分别乘车,去往商业区。 在陈尚的第二辆车上,沈瑜坐在陈丽丽的旁边。他谨慎的问起了刚才几个老板话语中的交锋。 陈丽丽讲解了几位老板之间的关系。陈尚和泛海宾馆的老板董明,早年曾一起学过厨艺,算是同门,也是朋友,相互间还有竞争关系。这两人关系最是复杂。那位刘壁云,是陈尚后来认识的朋友。 商业区蓝海饭店。 下车之后,沈瑜仰头看了看二十几层高的饭店主楼。 下面是几层的饭店区,上面还有宾馆和办公区。 沈瑜曾经来这里吃饭,但今天不知道,这里居然是陈丽丽家的饭店。 陈丽丽从另一边车门下车,走过来问道:“看什么呢?” 沈瑜说道:“看你家的饭店。” 陈丽丽说:“我爸是大股东,饭店不全是我们家的。” 几辆车陆续再停车场停下,众人在饭店大厅面聚集,陈尚招呼了众人,来到了蓬莱厅。 服务员送来茶点,众人推让着,最终让杨老做了主位,陈尚坐了主陪的位置。几个人相互谦让着落座,先饮了一轮茶。 杨老放下杯子,对这几位老板说:“这次来滨海,承蒙几位老板款待,这几天,刘老板、董老板、陈老板轮翻做东,弄得我们也很不好意思。我们没干什么事儿,反倒被大伙儿这么招待。” 其他几个鉴定师也都表示受之有愧。 董明说道:“几位老师是贵客,平时请都请不到,有这个机会,我们自然要尽地主之谊。” 客套话说罢,刘壁云刘老板说:“品菜之前,还有点儿时间,几位老师给我们讲讲课?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。” 杨老急忙谦虚:“大家可别这么捧,不敢讲课。” 其他几位老板都说,特别希望听几位老师的课。 其他几位鉴定师笑吟吟的没有答话。 沈瑜和陈丽丽坐在角落里,静静的看着这帮人互相吹捧。 杨老谦让一番,才开口说道:“收藏是近些年又重新红火起来,很多人才重视这门学问。其实,不管是以前的老先生,还是现在的收藏家。每一个人能精通的,只是有限的几样,想要全精通,怎么可能啊?我也就是喜欢点儿书画、玉器。这次来了滨海,可是大开眼界。不敢班门弄斧。” 刘壁云也说道:“杨老,您到了滨海来,不如给咱讲讲,再滨海搞收藏,应该怎么弄。我们是门外汉,虽然喜欢收藏,一直没怎么搞明白。今天来了这么多专家,咱可得好好学学。” 杨老说:“滨海的能人可不少,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、现代,可出了不少高人。” 他正说着话,服务员敲门,引着几个人来。 沈瑜看过去,为首的是一个清瘦的老者,穿着灰色的衬衣。他身后跟着王问。第三位是打扮贵气的妇人,最后一人居然是常贝同学。 沈阳有些纳闷儿,他们是怎么凑的一块儿去? 见到来了客人,蓬莱厅里的众人起身相迎。 相互介绍之后,沈于听到了对方的身份。 清瘦老人是本地最大的常氏百货的董事长常涌,他也是滨海收藏协会的理事长。 王问,不用介绍,滨海收藏协会的会长。 那位打扮贵气的妇人。是常涌的儿媳妇名叫钱禾,是常贝的母亲。 换句话来说,这个组合,是常家的祖孙三代与王问。 杨老介绍到沈瑜这里的时候,常涌的说话非常客气。但是,沈瑜还是感觉到常家三代人眼中的轻视。 众人重新落座。 常贝是年轻人,被安排到沈瑜他们旁边。他想坐到沈瑜和陈丽丽中间。陈丽丽却突然挪动座位。在身边腾出一个空位,让常贝坐下。 这样,就成了陈丽丽坐在中间,沈瑜和常贝坐在她的两边。 不管怎么坐,沈瑜心中都有些不舒服。常贝之前在拍卖会上,一边炫耀自己,一边贬低别人。虽然当时他出了丑,可这时候又精神百倍的出现,不知道还会闹什么幺蛾子。 他有些后悔,或许自己不该来这里。 他们三人的小动作,并没有被桌上的大人们看在眼里。 看着大伙儿一直在绕圈子说话。刘壁云开门见山:“杨老,不如您给我们说说,您今天买的藏品?” 在场的大多数人,都看到杨老买了一幅扇面。常家三人因为来的晚,没能看见,常涌问道:“杨老买的什么藏品?让我们开开眼?” 杨老也不客气,打开镜框,把扇面摆在了桌子上,给大伙欣赏。 他边看边说:“我在博物馆供职,看的书画比较多,慢慢的就喜欢上书画。不敢说是专家。刚才看了一圈儿,觉得这幅扇面是不错的作品。刚才刘老板问,滨海本地的收藏,我就厚着脸皮说说。 滨海这里,收藏的资源还是很多的。往远了说,这座城市在古代一直有文化流传,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宗教文化,都有保存到今天的遗迹。 到了近代,仅仅是城市开埠以来,有一百多位清代遗老在这里居住。他们留守东西可不少。这幅扇面的作者--王垿,就是其中代表。” 他开始讲扇面的内容。 周围人的注意力,很快被他的语言吸引。 杨老从内容,又讲到纸张、墨色、笔法。 “王垿的书法,圆润里见清劲,独具个人面貌。深合当时的审美情趣,雅俗共赏,广受追捧。世人将其形体长方,端庄秀丽的正行书称之为垿体。” 他说了一会儿,可能觉得口渴,就停下话头,端起茶杯喝茶。 董明趁他休息喝水的空,开口询问:“杨老,王垿的名头,我们也听说过,本地的收藏家,给我们推荐过王垿的书法。但是,我觉得他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,是不是低了一些?” 杨老摇头:“不能这么说。王垿的名气,在清朝那会儿就已经很大了。 “有匾皆书垿,无腔不学谭”,这是清末流行京城的新谚。垿,就是书法家王垿。 他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,后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、法部右侍郎等,1912年至滨海定居。他晚年隐居滨海,离开了国家中心,名气慢慢被掩盖了。但随着时间迁移,还是会被人们发现他的价值。” 王问说道:“杨老说的对,王垿的书法在当时很受追捧。老北平的绸缎庄瑞蚨祥,津门的谦祥益等牌匾皆出其笔端。 与那些逊清的贵族遗老不同的是,王垿晚年从不过问政事,寄情于山水与书法之间,他鬻书自济,其价甚低,不论求者是巨商大贾,还是贩夫走卒,见钱即写,有求必应。所以,作品存世量比较大。相对容易找到真品。我记得,九十年代的时候,几十元就能买到王垿的对联。” 杨老说道:“随着国家发展,人们对文化的重视。王垿的作品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。” 董明说道:“看来,本地名人的作品也得注意收集。” 常被说到:“我很早就注意本地名人的作品。刚才杨老说了王垿的作品,我也就献丑一次。我收藏了刘廷琛一幅作品。听说他是和王垿齐名的人物。刘廷琛的后人,一直在滨海生活,这幅书法是从他们那里买来的。” 几位鉴定师也被引起了兴趣。 “常先生,今天把作品带来了?” 常涌说道:“我也看不出真假,辨不出好坏,想借着今天的机会,让大伙儿帮我分辨真假。” 他对常贝,使了个眼色。 常贝起身,从带来的箱子中拿出了一个横批的卷轴。 他把卷轴在桌面上打开。众人都围拢过去观看。 沈瑜也站起来看了一眼,从虚拟地图上确认,作品是真的。 再看结尾落款的地方,像是刘廷琛和朋友人聚会时,所留的诗文作品。 众人看过之后,再次落座。 杨老赞叹:“这幅作品应该是真品。刘廷琛是位很有意思的人。 光绪二十年中进士,在清朝做过陕西提学使、京师大学堂监督、学部副大臣等。 清朝灭亡后,他忠于逊清,不事民国。袁世凯欲称帝,派人游说,其坚拒不出。张勋复辟,他又积极奔走联络,并出任内阁议政大臣。复辟失败,始有悔意,深居简出,潜心书法、读书和著述。 他书法造诣颇深,且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独到见解。其以草书著称,与其父刘云樵并称两代草书。这张作品就是能代表他书法造诣的草书作品。” 说到这里,他叹了一口气,“可惜呀!听说在滨海居住的遗老中,有三翰林的美誉。今天看了王垿的书法,刘廷琛的书法,但是,没能看到吴郁生的书法,有些可惜呀。” 刘老板说道:“杨老不用惋惜,您在滨海多留些日子,总能找到吴郁生的作品。” 杨老说道:“这种事情要随缘,不能强求。” 于老师说:“看过了书法,咱们也看看陈老师的收获?” 他转头对陈老师说:“老陈,把你的收获拿出来,给大伙鉴赏鉴赏吧?”齐东野老的重生之收藏大玩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