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?在线阅读 - 第149章 优势都在大秦

第149章 优势都在大秦

    十五日连克十一城。

    自从秦王遇刺的消息传播开来,秦军将领杀疯了。

    一改之前温吞的行军速度,变得攻略如火起来。

    往往不等热气球升起。

    在蒙武的调派下,王贲、蒙毅、辛胜分别率率三支步卒部队,沿齐国的南海岸线迅速推进。

    一路攻城略地。

    姜瘣这个原本李信的副将,也被升任为主将,率领骑兵穿城过镇,直奔最东边的威山。

    并在黑夫率领的特战队的帮助下,着手驱赶齐国权贵向西逃窜。

    蒙武很清楚。

    大王虽然不再提及攻伐燕国的事,却日夜惦记着姬丹的人头。

    他得尽快结束齐国的战事,早日把战线推向燕国,推向蓟城。

    采取得打法很奔放。

    没想到,一分为四的秦军依然无人可挡。

    齐军成平几十年,早就不适应战争状态了。

    遇到秦军这样的虎狼之师,只有逃命的份儿。

    忙着替大王解忧的蒙武,怎么都没想到,燕王居然会派人送来自己儿子的脑袋赔罪。.

    难以置信!

    他当着燕国使者的面,亲自打开装着姬丹脑袋的木盒查验。

    的确。

    腌制得惨白惨白,还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脑袋,真的属于姬丹。

    燕王喜,真的以为把自己儿子的脑袋送过来,就能避免灭国的命运?

    “速去报与大王。”

    检查完人头,等寺人们检查使者的时候,他吩咐士卒向大王禀报此事

    有荆轲行刺的例子在前面摆着,他再也不相信任何国家的使者。

    必须严苛查验。

    “唉!~”

    军帐里,听到消息的嬴政长叹一声:“燕使,寡人就不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人头让他们带回去好生安葬。”

    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。

    听到姬丹被砍头的消息,嬴政再也无法平静地处理奏章。

    扔开竹简,缓缓起身踱步出账。

    随口吩咐寺人取酒。

    “姬丹啊,来生,切莫再与寡人为敌。”

    愣愣地望着北方发呆的嬴政,怅然若失地感慨起来。

    再倒一碗甘甜的米酒泼洒在北向的土地上:“一路走好。”

    本是最好的朋友。

    竟落得仇怨相对,孰是孰非,管不了那么多。

    该祭奠祭奠。

    该发兵北进就发兵北境。

    寡人筹建的帝国,不能局限在九州弹丸之地。

    若国师预言成真。

    再有二十六年,寡人便要死了。

    没那么多时间慢慢攻略六国,必须尽快完成山河一统。

    再开启新的征程。

    让大秦的铁骑纵横在国师口中那个庞大无比的世界,并将之变成大秦的疆域。

    为了这份伟业,只能多苦一苦六国的贵人。

    去蛮荒之地为大秦开拓疆土。

    也算为先祖赎罪。

    为子孙造福。

    谁让他们运气不好,生在寡人的时代,就得承受被寡人驱策的命运。

    姬丹不是第一个冤死鬼。

    也不是最后一个。

    漫长的征途中,还会倒下更多人。

    缅怀着故友,嬴政征伐八荒的心更加坚定。

    眼神也越发锐利。

    “啪!”

    摔碎陶碗,他果断开口:“传王诏:芈启叛国,芈姓一族难逃其咎,着令廷尉府即刻收押审讯,御史大夫赵高、驷车庶长赢奚监审。”

    “华阳太后、国夫人芈华、公子扶苏,与此案无干,不可惊扰。”

    由芈启叛乱引发的大秦权贵清洗,正式启幕。

    但,嬴政很少分心。

    就算芈姓外戚集体造反投楚,有镳公和蒙骜两位大将坐镇,也随时能扑灭外戚点燃的小火苗。

    且,从王纨源源不断送来的奏章来看,赐姓这种事在大秦普及开来后,庶民黔首对秦王的忠诚已经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。

    就算没有大将镇压。

    自有勇猛的老秦人追杀叛贼。

    不用忧心。

    齐燕两国大局已定,嬴政的目光正式投向楚国。

    这是块硬骨头。

    根据王翦、章邯等将领送来的奏报看。

    楚王已经兴兵五十万,在大将项燕的统帅下,正磨磨唧唧地赶往武关。

    每日行军二十里。

    的确很墨迹。

    却很有效。

    五十万大军,连同运粮的民夫劳役,共计百万人之众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部队行军,特战部队根本找不到机会偷袭。

    人家就没有粮道。

    你怎么断?

    坏处也很明显。

    不管征发的民夫劳役规模有多大,运力始终无法满足。

    一次性运送的粮草,顶多撑三个月。

    算多点。

    楚军还能就地征粮,折腾出来的粮草,顶多用半年。

    只要王翦坚守不出,楚军吃完粮草必然军心大乱。

    到时候。

    王翦、杨端和两位大将率军出关,即可击败心慌不已的楚军。

    介时,章邯再率骑兵突入寿春,应该能砍了芈启的人头。

    算来算去。

    好像优势都在大秦这边。

    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    涤荡六国,只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    那么,嬴政的视线又一次转移。

    这次开始关注匈奴人。

    李信率军突入草原,腹背皆敌,不能按时按点地送来奏章。

    四个多月了,才送来两份奏章。

    其中一份是请战奏章。

    介绍匈奴人详情的奏章只有一份。

    详细介绍了匈奴人的头曼单于,以及头曼打造的粗放式管理体系。

    不管多粗放。

    至少,被七国视为蛮夷的匈奴人有了管理体系,就有了整合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散落在草原各角落里的部落,最终会拧成一股绳祸害中原大地。

    在形成合力之前,是将其分化瓦解,并彻底击杀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可惜。

    大秦此时四处用兵,不能再分兵去草原。

    嬴政只能希望李信坚持得再久一点。

    至少把今年撑过去。

    待他涤荡六国,彻底完成一统河山的大业,再行发兵与头曼单于争夺草原部落。

    是征服。

    不是绞杀。

    李信的奏章里说的很清楚。

    草原上弱小的部落不在乎谁向他们收税。

    交税只求平安。

    比起蛮王一头牛就收一条腿的重税,牧民更愿意向秦军交税。

    税收较轻。

    骑兵还纵横无敌。

    嬴政决定采纳李信的建议,只屠掉大大小小的王和最重要的单于。

    小部落牧民,则可以划定草场,安心为大秦饲养牛羊马匹。

    大秦很缺牛。

    有无数草原部落帮忙驯养,应该会在十年内把犁铧普及到大秦疆域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健壮的男人不用再拉犁了。乐瑶小公举的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