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大宋好儿郎在线阅读 - 二百一十八章:百姓的想法

二百一十八章:百姓的想法

    众人看着赵祯,有人失望,有人焦急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张之白出班,有些无奈的笑笑道:“如此当马上调运钱粮过去。”

    作为首相,他必须要学会掌总。

    就算他的事刘娥一手提拔上来的,但也不能事事都和皇帝作对。

    而且你咋就知道人家母子的想法呢?

    万一你做出了选择,很容易就会两边不讨好。

    五千余人的灾民,而且有老有小,还有不少女人,问题应该不大吧。

    他一说话,就是皇帝和首相都赞同此事,这事儿就算是板上钉钉了。

    一直没说话的吕夷简突然肃容道:“陛下,此事……秦承旨一力主张……少年有为啊!”

    这话让人一怔,随即大家都反应过来了。

    这事儿是秦为一力主张的,和赵祯可没关系。到时候失败了,别把罪责往陛下的头上推。

    张之白看了吕夷简一眼,觉得这位很稳重,而且还会顾全大局。

    不错啊!

    只有王尧臣和王臻的脸上露出几分冷芒。

    可他们也没说什么,只是跟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毕竟皇帝才是大宋最重要的存在,就算他们不喜吕夷简的说话,但也不能说他错了。

    孰轻孰重,作为宰辅他们还是能拎得清的。

    这种事后找背锅的流程,秦为再清楚不过了。

    可他却不在乎,而是笑着说道:“臣以为,百姓但凡能吃饱穿暖,就没人会造反,他们更乐意在家乡安居乐业,而不是去做厢兵!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赵祯突然问道,大家也都看向了他,显然谁都有兴趣知道这个答案。

    “微臣当年潦倒险些命丧乞丐之手……可微臣却还是不愿离开故土,哪怕是饿死在这儿也不愿。”

    这就是故土难离啊,赵祯似有所感的说道:“你吃过苦,所以知道苦从何来……这样也好,秦为……既然这以工代赈的办法是你提出来的,那就有你前去治理,朕会让枢密院调兵全力配合你。”

    没有积分铁血手腕,这事儿是干不成的。

    赵祯很清楚秦为的手段,觉得他要是去了,铁定能镇压一干官吏。

    官吏不老实,这是常态,对此他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可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同样清楚。

    宰辅们出了大殿,大家都有些不安。

    传统习惯被颠覆了,大家始终觉得不对劲。

    前面的秦为看着神采飞扬,甚至是有些嘚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又要出差了。

    秦为早就习惯了这种奔波在路上的日子,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。

    带足了干粮和肉干,一行人出发前往真定府。

    乔风、段玉连带狄青,三人作为护卫和打手伴随秦为左右。

    一路疾行赶到了真定府,当看到那些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的灾民时,秦为不禁就怒了。m.

    “地方为何不赈灾?”

    当初他来真定府赈灾,这里的百姓明明早就安稳了。

    可半年过去了,他们的生活不仅没有转好,反而又回到了当初的样子。

    这是地方执政者的无能。

    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把百姓当做子民,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,掰一掰才会转一转。

    许多地方甚至从不作为。

    他们只等着朝廷的赈灾粮款拨下来,然后再原封不动的发放到灾民手中。

    至于百姓们得到赈济以后到底能不能活,这些跟他们没关系。

    甚至在许多官吏的心中——我只要不贪,就已经算是个难得的好官了!

    地方官讪讪的道:“未得许可,不敢放粮。”

    “迂腐!”

    秦为没时间去纠结好官的定位是什么,雷厉风行的道:“开仓!”

    马丹!百姓都要饿死了你还不开仓,怪不得要造反。

    灾民们听到消息后不禁欢欣鼓舞,有人喊道:“多谢秦大人!”

    “秦大人好官呐!”

    这些欢呼让秦为有些……小小的窃喜。

    但他却知道这些欢呼不能属于他,所以这个窃喜马上就被理智打破了。

    “这是官家的圣喻。”

    任何时候臣子的声誉都不能凌驾于皇帝之上,这是规矩!

    “官家万岁!”

    当地的官吏非常有眼色的带头喊口号,气氛渐渐才转了过来。

    王臻在观察着沈安,见他走进了灾民中间嘘寒问暖,不禁点头微笑。

    任何一个重臣升迁的路上,都得有些说得过去的姿态。

    说白了既是养望,看来这孩子早就深谙此道了!

    秦为那边已经召集了不少人,说话的声音渐渐也大了,引得王臻等人赶了过去。

    大家都想听听秦为说了些什么。

    “……官家听到消息后就忧心忡忡,担心的不行,这不马上就令王相公和秦某赶来了,就是担心大家被苦着了,被饿着了。”

    秦为说着从一个妇人的手中接过孩子,熟练的哄了几下,然后说道:“这孩子还壮实。”

    那妇人落泪道:“家里的东西都尽给他吃,大人……大人就忍着。”

    秦为叹息了一声,然后看着这些灾民,问道:“若是能给你们重建家园,你们是愿意去做厢兵还是留在家乡?”

    王臻的心中一震,急忙就近前了几步,想仔细倾听百姓的心声。

    随行的人成分复杂,各方的人都有,皇城司的人自然也不缺。

    此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,等待着百姓的答案。

    一个老汉出来说道:“听闻每次灾荒,精壮都要被编为厢军,此后就衣食无忧了,这是好事……”

    王臻只觉得心口猛地颤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?

    这就是惰性,任何人都是喜欢不劳而获的,能有免费的吃喝,何必还要为此劳身劳神。

    随行的人各自神色不同,但不少人都是轻松。

    还是祖宗之法好啊!

    大家照着办事就完了,偏你秦为多事,这不大家还得下来统辖赈灾和重建,这都是麻烦啊!

    秦为依旧淡定,甚至还面露微笑的鼓励着老汉。

    老子前世就见惯了那些因灾情而流离失所的事情,会不知道底层百姓的心态?

    老汉犹豫了一下,最后还是说了自己的想法:“家再破、再穷,可那也是自己的家呢!这山这水这土地,小人都熟了,做梦都不会认错,不会走错,死了就想埋在这里……”史小刀的大宋好儿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