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书屋 - 耽美小说 - 空间七十二变之二在线阅读 - 第二十六章 传奇

第二十六章 传奇

    第二十六章    传奇

    八月下旬开学,重新分配班级班组,毓贤上一年送走了初三年级,这一年轮回来从初一开始教,而与她搭档的,则是杨小芹,杨小芹是班主任,毓贤带她那一班的语文课,同时自己作另一个班的班主任,本班的数学老师则是杨小芹。

    看着这样的安排,毓贤心里想,这是谁给配的?可真的是有心了。

    九月十六号,钢金结婚,毓贤前世四十一年,还真的没参加过这么多的婚礼,到如今流程已经熟悉,笑着帮忙招呼,忙碌之间转过头来看到毓华,毓贤轻轻笑着说:“小华,你今天这一身衣服很别致,非常合身,是找裁缝特别剪裁的吗?”

    上身是一件白底彩色花朵的西服上衣,下身西裤倒罢了,就是这件外套很打眼,花团锦簇的。

    毓华一乐,竭力将惯常的高门大嗓压低,一连串地说:“可不是嘛,找裁缝定做的。二姐,电力局里面的女人,都是比赛着穿戴,若是穿差了一点,就给人看不起,我就想既然别人都在穿,我为什么不穿呢?我比她们谁差呢?”

    毓贤笑道:“确实,如今年轻,也有条件,就打扮一下,免得辜负了青春。”

    毓华真的是很喜欢装扮,她讲的也有道理,本来那样一个环境就攀比穿戴,更何况她的身材相貌,都超过了一般的水平,如果要她这样置身事外,怎么能甘心呢?其实毓贤也并不是没有装饰的心,只是如今这些新流行起来的款式都不符合自己的喜好,虽然在这个世界出生并长大,然而毓贤的审美还是民国风,当今这些新时兴起来的衣服,对于她来讲都有点太过“现代”了。

    婚礼不过是惯常的嘈杂喧嚷,毓贤虽然忙碌全程,对此却并没有特别的印象,当晚回去休息,第二天还要上课。

    很快十一国庆,毓贤回到家中,别人都还罢了,只是徐秋敏见了她,格外热情,毓贤对她的印象还好,很开朗的一个人,虽然话是有些多了一点,不过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毓贤进入厨房,徐秋敏也要帮手,毓贤笑道:“你正怀孕,不要做了,我来弄就好。”

    徐秋敏于是便站在一旁,和她说着:“做饭是挺辛苦的,我看咱妈每天早上那么早就起来,给一家人做早饭,挺心疼的,我就跟咱妈说,‘要么不要做早饭了,早晨就吃些糕点当饭’,咱妈不愿意。”

    毓贤脑子一转,道:“家里人口多,如果每天早晨都是吃点心,只怕维持不住。”

    徐秋敏笑道:“是啊,妈也是这么说,要说咱妈真的是为这个家竭尽全力了。”

    毓贤笑着说:“以后逐渐地会好起来的,现在都是在讲发展经济,看看现在,再想想几年前,其实已经有很大不同了。”

    徐秋敏点头应和着,暗道钢金的这个二姐,跟家里许多人都不同,崔星兰不必说了,脾气暴躁,黎文宾默默无声,其她那几个,毓华毓红都是火爆脾气;钢金有时候说话声音虽然大,可是肠子不会回弯儿,也不会起恶毒的心思;小叔子铁城虽然是个工人,却长了一颗做学问的心,整天看书、抄歌本;有个三姐毓秀,说是比较有想法,可是走了;大姐毓昆,自己也看了出来,有主意,但是缺乏手腕儿,容易硬杠。

    最后就剩下这么一个二姐毓贤,毓贤真是个知识分子,说话最好听,一听就和别人不一样,知道这是个念书的人,不过她却不是个书呆子,毓贤相当机敏,看事情非常明白,而且处事也有技巧,能把关系润滑得非常好,只不过并不是一个很有心劲儿的人,许多事似乎都不想多理,不过倒也是不能小瞧,毕竟是中学教师呢,乃是黎家现今最体面的一个人。

    钢金新婚的半个月里,倒还算是平静,毓贤看着也有所安心,哪知之后就开始吵闹,崔星兰的性格非常强硬,偏偏徐秋敏也不是个吃素的,她父亲早年便死了,母亲带了一帮孩子度日,徐秋敏乃是长女,养成了凡事爱出头的秉性,特别泼辣,一张嘴又会说,崔星兰性情虽然火爆,却不太会与人吵架,恼起来要么便是大声嚷,要么干脆便是说不出话来,明知她是强词夺理,也奈何她不得。

    钢金已经是被她给拿住了,凡事做不得主,铁城倒是爱读书,讲起历史来能说一些,一遇到这样的场面,顶不上去言辞,毓红倒是帮着妈,可是她也吵不过徐秋敏,毓贤虽然说能够排解一下这种事,可是她平时毕竟总是不在家中,因此这矛盾竟是迅速激化,就在十二月上旬,钢金与徐秋敏竟然便搬出去住了,在这里满打满算,不过住了三个月。

    毓昆悄悄地和毓贤说:“咱妈还担心将来瘫痪了没有人照料,现在看一看,本来没瘫痪,要给气瘫痪了。”

    毓贤笑了一笑:“当初谁能料到是如此呢?咱妈是老观念,媳妇得娶到家里来,可是现在的小夫妻,哪有几个人愿意住在一起呢?况且我也得说一句,秋敏虽然是有些莽撞,不过咱妈那脾气也不是容易相处的,分开了倒是好,将来若是有了事,再找她们回来。”

    五四时候的新文化主义者,对比中西方的文明,尤其是妇人处境,其中一条就是讲西方的核心小家庭制度,比较中国的几世同堂,显出中国家庭制度的落后,如今五四虽然逐渐远去,这个核心家庭的观念倒是不知怎么仍然留存了下来,许多结婚的人,尤其是女人,能够比较明白地表达不愿与男方家里同住。

    转眼这一年过尽,时间来到一九八五年的元旦,这一天毓贤按例又回到家中,毓昆毓华这一天都去了夫家,回来的女儿只有她一个。

    这一天晚上,吃过了晚饭又聊了一会儿,钢金与徐秋敏便回家去了,余下的人坐在主卧兼起居室看电视,刚好从这一天晚上开播“夜幕下的哈尔滨”,一共十三集,每天晚上演一集,之前就有宣传,“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电视剧”。

    崔星兰看着电视,喃喃说了一句:“总算是走了,让人得个清静。”

    毓贤轻轻一笑,低声说道:“妈,已经过去了的事,就不要再想了,免得气坏了自己。”

    崔星兰就是这样,气性太大,而且还会反复咀嚼,越想越气,越生气还越是狠狠吃饭,这样最伤身体。

    毓贤看过了电视剧,将近九点,便穿了衣服,背起皮包,和家里人告辞,离开回自己家中去了。

    这一年的九月十日,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,设立这个节日,表示出对于教育的重视,毓贤担任班主任的班级,全体学生送了她一份礼物——一个笔记本,班长代表大家赠送了礼物,毓贤打开来一看,扉页上还题了短短一段话:尊敬的黎老师,为了我们的学业,你一直废寝忘食,在此教师节,以此礼物表达同学们对你的热爱,多谢园丁的辛勤浇灌,让我们能够茁壮成长。——初一·三班全体学生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日

    毓贤恍然便想到前世的民国,也是有过教师节的,第一个是定在六月六号,第二个是定在八月二十七号,以孔子的诞辰日为教师节,不过因为时局混乱,都并没有实行。

    毓贤笑着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感谢,然后说:“心意只要表达一次就好,明年的教师节,我们唱歌度过吧。”

    然后就开始上课。

    到了十月,这一天在办公室里,大家正在“讨论文学”:

    “当年居然有张爱玲这个人,似乎是一个很出名的作家,这么多年却从没有听说过,黎老师,你听过这个人吗?”

    黎毓贤摇了摇头:“不太晓得。”

    周淑文笑着问:“苏老师,你为什么单单问黎老师?”

    苏忱笑道:“因为黎老师似乎对民国的事知道得格外多一些。”

    黎毓贤从苏忱手里接过那本,草绿色的封皮,黑色隶书的书名下面一条白色的腰带,上面用绿色仿宋字体印着: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。

    能进入文学史的人,当然是不太一样的了,难怪苏忱说或许曾经是很出名的。

    翻开前言,是根据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增订本初版影印,难怪是繁体竖排版,中共政权简化了汉字,毓贤从小到大学的都是简体字,而且书籍课本都是横排,这些年来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旧版本的书,比如说,就是繁体竖排,诗歌一首连着一首,不像唐诗普及的书那样带有注解,倘若没有点旧学的功底,看这样的书,很快就会发蒙,新一代的人更是连字都辨不全,因为许多都是废弃了的繁体字。

    不过毕竟绝大多数的书籍都是采用简化字,从左到右横排版,毓贤也已经看惯了,此时忽然看到这样的书,她登时便感到有些恍惚,仿佛一个暮年的人拾起了很久以前的回忆。

    因为是影印本,对张爱玲的情况并没有太多介绍,现在的文学着作,开篇多有作者简介,生于哪一年,教育经历,有过什么作品之类,这一部只有几篇序言,其中一篇张爱玲的自序,毓贤目光随意地掠过,“个人即使等得及,时代是仓促的,已经在破坏中,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。”

    毓贤点了点头,把书递还给苏忱:“苏老师,你哪天还书,我去借。”

    苏忱笑道:“我看过之后拿给你就好。”

    毓贤笑着道谢,两个人正要再聊几句民国文学,忽然间秦凤灵走了进来,一只手搭在毓贤的肩头,咯咯地笑:“可乐死我了,黎老师你知不知道,你们班的学生背后给你和杨老师取外号,叫做‘混合双打’?”

    毓贤登时也笑了:“还有这个话?”

    秦凤灵连连点头:“我刚刚在门外听见的,说你和杨老师,一个是白脸,一个是红脸,有一个学生就说你们是‘文理混合双打’。”

    周围的同事都哈哈大笑,毓贤也笑:“看来还是课外布置得少了。”

    虽然在情感上有隐秘的纠葛,不过两个都是十分敬业的人,在工作上很能够互相配合,从这一年的年初,毓贤就想到了一个方法,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,小书柜是用木板简单钉成的,毓贤将自己家中的藏书挑了一些比较合适的,放在图书角,并且号召同学们捐献图书,设立了借阅制度,由班委负责管理,学校图书馆使用不是很便利,不过教室中的这个小小图书角,倒是方便得很,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借书,但是有个规定,只能在休息时间看书,不许在课堂上看,即使是自习课也不允许。

    杨小芹到这班来上数学课,发现了这个图书角,便在自己的班级也弄了一个,放进去的书都是现成的,就是苏忱的藏书,还要苏忱帮她挑,哪些比较合适,苏忱于是便想,不如在自己的班级也设一个。

    那一天由图书角,苏忱与杨小芹聊起了文学:“语文成绩不是那么容易提升的,一定要增加量,扩大范围,现在考试还算好,毕竟有考纲,试卷再怎么发挥,也不能超纲的,许多题目确实只要靠记忆就好,尤其是那些知识性的题目,改病句之类需要分析能力,最能拉开档次的是作文,全靠平时文学素养的积累,这就要多读书,勤练笔,并且有人指点,不是光靠看范文便可以提高的。这还是如今的情形,现在又有说‘素质教育’,这个想法倒是很好的,可是真的需要条件,而且家庭和学校,都需要相当的水平,要有大量的文化资源,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,假如是推广素质教育,那些家庭底子比较薄的孩子,便愈发难以出头了。”

    杨小芹第一个反应:幸亏我找了这样一个男人,苏家乃是书香门第,他的母亲和父亲都是文化人,家里的文化气息相当强,俩孩子能受熏陶。

    第二个反应:“其实我们理科何尝不是呢?那些定理公式,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明白,有的学生怎么样都不会,得变尽了法子去教,理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不是只靠‘题海战术’。”

    此时大家继续说着:

    “现在的电视剧花样越来越多了,香港的片子如今也不少看,前一阵刚播的‘射雕英雄传’,学生们看得这个入迷,还编出顺口溜,‘东邪西毒欧阳锋,南帝北丐洪七公,中神通,老顽童,最后郭靖娶黄蓉’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怪学生爱看,那电视剧拍得确实是好,成年人也都爱看,不过学生毕竟自控能力偏低,总想着这些,容易影响成绩。”

    这时周淑文笑着问毓贤:“黎老师,这个电视剧拿什么能治?”

    上一次既然治了琼瑶迷,这一次怎么治治金庸迷?

    毓贤一笑:“不晓得,我还没有看过。”

    家里没有电视,况且这一阵正忙着搬家,便也无心关注这件事。

    郭宁笑道:“黎老师真是好运气,去年刚刚买下那套房子,今年就动迁了。”

    毓贤所住的那一片地区,忽然间通知要拆迁,要全体搬走,等着住楼,于是毓贤便要另外找房。

    毓贤抿嘴一笑:“只是搬家烦得很,况且也不知那房子什么时候才能够盖好。”

    另外又要厉行节约,积累住房升级所需要的资金,虽然拆迁房本身面积不要钱,但若是要增加面积,就要添钱,另外还有装修,纵然是自己的工资有所上涨,可是物价也在浮动,所以仍然是比较紧张。

    为了毓贤的这个拆迁,毓昆很是羡慕,曾经和她细细的数说过去:“刚结婚的时候,那一间二百块钱的房子,我说要买,卢保兴不肯买,那里不多久就动迁了,后来就在客运站那边,后来又有一套房子,离咱们姥姥家不远,我也想买,咱妈说,‘上那一帮人眼皮子底下去做什么?’我也没买,不久也动迁了,还有咱家原来的房子,刚刚卖掉不久,动迁了,我就是没有住楼房的命。”

    崔星兰娘家不是很合,姊妹几个之中,唯独她最为贫困,其她的要么是工程师,要么是干部,小弟是比较知名的教师,唯独大弟弟相对一般,是工人,不过家里孩子少,崔星兰是既贫穷,孩子又多,家里人都嫌弃:“怎么生那么多孩子?”

    崔星兰也是怨愤:“嫌我穷了,当初不是你们把我给黎家的吗?”

    崔星兰青春年少的时候,正值划分阶级成分十分激烈的时期,因为她家原本是“小地主”,谁都不敢和她结婚,最后找了黎文宾,这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家庭,倒是百无畏惧,黎家的长辈来相看了崔星兰,其实也没怎样多看,就是崔星兰过来给倒了一杯水,当时黎文宾的父亲点头:“这姑娘配我儿子蛮好。”

    年轻时代的崔星兰,本身相貌好,国高毕业,又是“小地主”的女儿,那是相当“带劲”的。

    况且崔星兰身为长女,从小家里就让她干活儿,洗衣服带孩子之类,虽然是“小地主”家庭,可是家中不雇女佣的,都是自己家里人干,崔星兰因此很是受累,与家里人的感情也淡了,这种经历也有一个反作用,就是到她成为母亲,一帮孩子谁也不让沾手家务,都是她一个人干,免得孩子受了委屈。

    听毓昆这样抱怨,毓贤便笑道:“动迁这种事都是突如其来的,难说哪一天你那里就拆迁,大姐不要着急。”